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价格走势分析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08-11-1
上一条:国际金融危机对行业影响食品业损失可消化
下一条: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1990-1991)粮食价格出现下跌。这两年的粮食价格的下跌是改革开放后粮食收购价格总水平的首度下降。1985年开始的价格改革,由于步子太大,改革措施不配套,我国经济出现了通货膨胀加剧等问题,使得1988年末国家开始整顿经济秩序,宏观调控开始实施“硬着陆”,物价受到控制,加上粮食流通不畅等原因,使得1990和1991年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下跌走势,农民出现了卖粮难的现象。1990年~1991年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26.85元、26.12元,分别下降7.1%和2.7%;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下降6.8%和6.2%。
第三阶段(1992-1995)粮食价格持续上涨。1990年和1991年出现的卖粮难现象促使政府加快了粮食市场化改革的速度。1993年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提出了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放开粮食价格和经营,保留粮食定购数量,价格随行就市;为了防止谷贱伤农或粮价暴涨,实行收购低保护价和销售高限价,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从而彻底结束了自1953年开始的长达40年之久的城镇居民粮食供应制度(即统销制度)。粮食价格的放开,在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我国粮食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但由于改革政策不配套,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存在缺陷,加之各地对放开粮食价格的理解存在偏差,在粮食供求矛盾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1992年~1995年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收购价格为28.43元、35.8元、59.44元、75.11元;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上升5.3%、16.7%、46.6%和29.0%;1995年与1992年相比,三种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154.8%;粮食收购价格指数累计上升133.5%。
第四阶段(1996-2002)粮食价格持续下降。其原因,一方面是国家调控的结果。1994年5月,针对我国粮食市场供给趋紧,价格暴涨的现状,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通知》,重申定购是农民应尽的义务,必须完成,定购价格由国家确定。“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领导负责制、稳定粮食产量、稳定粮食库存,灵活运用地方粮食储备进行调节,保证粮食供应和粮价稳定”。同时,对非国有粮食经营主体严限制,用行政手段加强国有粮食部门在流通领域主渠道作用。国家的调控政策虽然稳定了粮价,但限制了多元主体的入市收购,弱化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目标。粮食价格下跌的另一方面原因是粮食的连年丰收。1995-1999年,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取得丰收,特别是1998年我国粮食产量达到了51230万吨的记录水平,至今仍没有超越。粮食的丰收对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从而造成了粮食价格的下滑。1996年~2002年期间,除2001年粮食价格小幅上涨外,其余年份价格持续下降,成为改革开放后粮食价格下降持续时间长的时期。全国三种粮食每50公斤平均生产价格为72.29、65.09元、62.05元、53.04元、48.36元、51.50元和49.24元;2002年与1996年相比,价格下降31.9%。同期粮食生产价格指数分别下降-5.8、9.8%、3.3%、12.9%、9.8%、-9.8%和4.2%,累计下降27.9%。这一阶段粮食生产价格下降不仅持续时间长,而且所有粮食品种包括小麦、稻谷、玉米、大豆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累计下降幅度分别为29.6%、27.1%、23.1%和31.3%。